《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发展煤化工,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加强对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其中,煤炭开采与煤化工的融合是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示范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国家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能源化工行业的竞争力,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煤化工这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和生态型社会、保持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都有利。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资源深加工,提高经济附加值。
“三位一体”模式强调煤炭开采与化工相结合,围绕着煤炭资源的上下游产品和以煤炭为原料的新产品开发,加快煤转电、油、气及优质洁净能源加工,就地转化煤炭;同时,按照煤化工产业链,由煤到甲醇,再到二甲醚、醋酸、烯烃等产品,也是利润层层翻番的递进过程。
2.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降低成本。
“三位一体”模式中的一个关键行动是建立产业园,将煤炭开采与煤化工及其装备制造相结合,强调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使得运输问题不再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瓶颈。
3.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发展。
“三位一体”模式强调由单一输出原煤向输出煤化工系列产品转化,横向扩展产业链,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并伴随软环境建设。这一过程必然需要众多零部件制造、物流等行业的配合,需要更多的本土企业参与,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传统煤炭产业是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构成的物质链单向流动方式,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以不断加重生态环境负荷来实现经济增长;“三位一体”模式以“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突出表现为“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
5.延长煤炭价值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位一体”模式强调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纵向延伸产业链,从煤炭开采延伸到煤化工,并向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扩展。它通过建立大型的煤炭能源基地,改变单一依靠原煤外销获取利润的经济手段,大力推进煤化工与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并形成向其他省份的输出与辐射能力,促进煤田所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6.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业结构。
在“三位一体”模式下发展煤化工产业,通过建设大型工厂,应用高新技术与先进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煤产地的资源优势,实现水、电、交通、占地等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推进煤田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作为新型产业,煤化工项目将扩大社会就业。
7.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影响。
目前,煤化工核心装备大部分依靠进口,无法形成规模。如果以煤化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推动集煤炭开发、煤炭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方式,必将显著推动煤化工装备制造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煤化工产业园的循环经济模式设计
借鉴已有重化工产业园的成功经验,煤化工产业园以煤化工为核心,纵向向上整合煤炭开采,横向整合煤化工装备制造,延长产业链,形成相互衔接的产品网络和企业协作网络。在这种设计思想下,煤化工产业园的总体框架分为三大部分。
1.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包括煤矿、煤气化厂、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厂以及后续的合成气化工工厂。部分工艺和设备在建设初期需要从国外引进,但在运营过程中会逐步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不断收集设备运行情况,反馈给煤化工装备研发和制造部门,最终实现工艺和大型设备的国产化。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之间形成产品链间的互相衔接,为探索煤炭的深入利用和循环模式积累经验。
2.煤化工设备支撑体系
由设备远程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分站、煤化工装备维修和服务基地、煤化工装置备件备品库、试验及研究基地、煤化工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其中,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可以将设备信息反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