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海上枢纽中心一号平台首次停产检修平台,海上,停产,检修,油田,万吨,中心,上油,生产,影响111043石化要闻新闻/enpproperty-->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记者程强 通讯员王振国)9月1日5时,胜利油田正式启动海上生产设施停产检修机制,海上油田109口油井同时关井,运行了18年的中心一号采油平台首次进行停产检修。 胜利海上油田位于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北侧,是我国第一个规模开发的浅海边际油田,年产油近300万吨,已累计产油3800余万吨。 海上油田的开发,采取中心平台加卫星平台的模式。中心平台就是海上油田生产的枢纽。此次停产检修的中心一号平台就由生活、动力、生产、储罐及消防五个子平台构成,平台间有栈桥相连,具有海上采油、输油、输气、作业、消防、注水、发供电、自动化监控、生活等综合功能,承担着126口油井的生产任务,堪称海洋采油的航母。 胜利油田历来高度重视海上安全生产。吸取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溢油和蓬莱19-3油田溢油等国内外事故教训,集团公司和胜利油田持续加大隐患治理投入,仅2011年至2013年间就投入8.7亿元,及时消除了一批隐患。 中心一号平台投产至今已经安全运行18年,期间经过大大小小多次局部改造,但目前看来,仍存在新老设备不配套、设备设施拥挤、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尽管海上油田面临艰巨的超产保效任务,但胜利油田坚持安全第一,对平台实施停产检修。 停产检修势必要影响产量。然而胜利油田肩负6万吨超产保效任务,海洋采油厂今年更是要上产15万吨,因此必须将影响降至最低。 事实上,最初的方案是停产一个月,影响产量7.8万吨。经过多轮次反复优化,最终将工期优化到10天,产量影响减至2.8万吨。除109口油井停产外,另外17口油井将“越站”生产,产液不经过中心平台,而是直接通过海底管线输送到陆地。 为消化2.8万吨的产量影响,海洋采油厂已采取挖掘老区潜力、加大措施工作量、加快新区产能建设步伐、提高新井贡献率等一系列措施。 据了解,停产检修在炼化系统已经形成惯例,但在石油生产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与制度。海洋采油厂副厂长文世鹏认为,中心一号平台首次停产检修,意味着胜利海上油田在目前年检和定期检验的基础上,开始对海上生产设施分类实施定期停产检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