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化工 » 正文

贵阳生态之功是怎样炼成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9 作者:gzsqwcom   浏览次数:1301
面对各地加快发展的竞争压力,贵阳决策层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转变思路,扬长避短,另辟蹊径,而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被认定为
 

面对各地加快发展的竞争压力,贵阳决策层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转变思路,扬长避短,另辟蹊径,而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被认定为最大的比较优势,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构想随之确立并付诸实践。

  2007年12月29日,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总抓手,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切入点,以建设生态文明拓展、丰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阶段性目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有贵阳特色的创建之路。

  多年来,贵阳市围绕生态文明这一目标,在建设中脚踏实地,练就了实实在在的生态文明之功,令世人瞩目,也给许多城市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治水:南明河“长治久清”重新打造

  2012年9月21日,麻堤河污水处理厂和青山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明河城区段污染治理迈出重大步伐。

  11月4日,总投资42.8亿元、涵盖6大块12个子项目的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期工程正式启动,这是贵阳市努力实现南明河“长治久清”、营造更加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据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采取的是上游支流沉沙拦渣,分段设置多个污水处理厂、分区达标排放,完善收集系统、改造排污管沟、实施河道清淤,最终实现雨污全分流、管网全封闭,以及河道两岸公共配套设施改造、两岸绿化亮化美化提升等系统性综合治理。”

  11月8日,中心城区段的翻板坝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计划要对三江口至乌当段的5座翻板坝进行改造。9日,城区段河道沿线清淤工程也已启动,清淤长度近20公里。

  此次工程分为6大板块,主要涵盖收集处理系统完善,河道内源污染控制,河道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及自净能力提升,河道异味综合治理,污泥资源化中心建立,以及河道两侧景观打造与文化提升等方面,共12个子项目。

  河道内源污染控制板块中,通过新建麻堤河、青山、小关、河滨4座污水处理厂,以控制沿线支流污染物汇入南明河。新建的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8万吨,升级改造花溪、小河、二桥、新庄污水处理厂,提高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1万吨。该负责人介绍:“统一设计为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会恢复绿地生态,这么建设的目的是既不占公共用地,又能给老百姓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河道异味综合治理、自净能力提升等板块中,贵阳还将通过实施截污沟升级改造、排水大沟出口改造、河道加深、贯城河补水、调水补水,以及截污沟节口处除臭等子工程,重新打造一条清净、生态、开放、文化、繁荣的南明河。

  护林:规划区森林覆盖率增7.8%

  2012年6月29日,贵州省林业厅高级工程师殷建强在《贵阳市环城绿化建设规划》评审意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殷建强为组长的7人专家组,对这项规划一致同意通过。贵阳市生态文明委营林处处长谢畅也参加了当天的评审会,“贵阳三环十六射的城市交通网络初步建成后,提升主要通道沿线绿化档次和水平显得十分迫切。”

  《贵阳市环城绿化建设规划》以对绿化影响较大的二环四路、环城高速、贵遵高速、贵毕路、贵黄高速、金清高速、贵开路以及花溪大道作为规划对象,实施环城绿化5.55万亩。其中,种植行道树386.4公里、林相改造17719亩、景观林建设14833亩、退耕还林2017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859亩。规划区森林覆盖率从24.34%提高到33.14%,增加7.8个百分点。通过环城绿化的实施,形成“翠拢二环、花伴筑城”、“绿漫三环、环抱林城”、“枫染贵遵、红色记忆”、“竹映贵毕、绿绘阳明”、“多彩贵黄、西部风情”、“果满贵开、金色田园”、“桃李花溪、文化传承”等7大绿化主题的通道特色景观。

  “《规划》年限为9年,前4年为建设期,后5年为成效管护、巩固期。”谢畅说,2012年10月至翌年3月,重点完成机场到迎宾馆47公里景观改造13864亩。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重点完成二环四路、环城高速景观改造3986亩。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重点完成贵遵、贵毕和贵开路景观改造。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完成前三年的剩余任务。

  贵阳市环城绿化建设项目实施后,不仅能取得生态效益(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7.8%),还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贵阳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后,贵阳市的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得到增强。旅游大通道形成花香叶绿的景观,能增加市民出游的兴趣和外地游客的满意度。

  此外,项目建设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就业岗位增加。

  净气:16年治理摘掉污染城市“帽子”

  因大气严重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污染及酸雨最为严重的贵阳市,1995年曾“跻身”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列。

  “那时有外省亲戚来贵阳,一下火车就闻到刺鼻的煤烟味。”贵阳市生态文明委副调研员刘光建大学毕业后到贵阳市环境监测站任技术员,治理大气的工作已经干了38个年头。

  刘光建说,空气污染严重主要有两个原因:工业污染和民用污染。上世纪90年代,贵阳近郊乃至城区仍存在大量工业企业,贵阳特殊钢公司、贵阳发电厂、贵州水泥厂、贵阳水泥厂、贵州铝厂等重点工业污染源星罗棋布。民用污染源则来自贵阳市民长期使用含硫量较高的燃煤做饭。

  世界10大污染城市的“帽子”,给谁戴上心里都不好受。治理贵阳大气污染开始了实实在在的行动。1996年开始,通过电热、煤气、液化气三管齐下的“引诱”,大部分贵阳市民及几乎全部餐饮行业改变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烧煤习惯。1999年,贵阳市开展取缔燃煤锅炉行动。

  短短几年时间,贵阳水泥厂、贵阳黄磷厂、贵阳化工厂等一批重点污染企业相继迁出市区。因种种原因不能搬迁的贵州铝厂、贵阳特殊钢公司等重点污染企业,实行技改与环保有机结合。贵阳市东南片区极其恶劣的大气污染状况得以改观。

  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的问题,2010年8月1日起,贵阳市对检测合格的机动车发放环保“绿标”。当年10月1日起,一环以内道路只允许“绿标车”行驶。

  经过16年治理,贵阳市环境空气污染状况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201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为95%,2012年11月之前则为96%。2012年12月1日,贵阳市正式对公众发布空气质量PM2.5监测数据。未来3年,将通过科技手段查出PM2.5颗粒物排放的“罪大”源头。新一轮的大气治理战役正在打响。

  “绿色发展——我们在行动”是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主题。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也向世人证明:“行动”是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只有走一条务实之路,才能事半功倍。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