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塑料 » 正文

苏景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25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188

    

    "这些五颜六色的人物都是用细细的塑料绳编织的?这要费多大工夫呀!"在桃园南路省化工厅宿舍一个普通的两居室内,记者被主人室内陈列的 "关公"、"张飞"、"李逵"、"西游记"、"千手观音"等塑编人物所叹服。他就是被誉为"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人"的山西省著名民间艺术家苏景明。

    上世纪60年代,塑料绳编织的杯套、小包、钥匙链是一种时尚。如今,这种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已不多见了,而一位管道工人却把它"玩"出了名堂。他编织的"四大天王"荣获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万件民间艺术珍品展"银奖。他用长达3年4个月编织完成的"56个民族迎奥运",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北京奥组委举办的民间艺术精品展上,受到高度评价。他用几十年不懈的追求,创造了中华塑编艺术的"绝版神话"。

    管道工变成了民间艺术家

    "无论什么活儿,只要看一遍,我就能做个八九不离十。"五十多岁的苏景明是山西省化工厅后勤中心的一名管道工人,方方正正的脸庞透出北方汉子的豪爽。他心灵手巧,除了修理管道外,车、钳、铆、焊样样在行,尤其是用塑料绳编织各种造型的人物,简直称绝了。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苏景明就喜欢上了塑料编织,那套戏剧脸谱的唐僧师徒四人就是他17岁时编的。后来参加工作,离家远,就没有继续下去。2002年,为使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女儿掌握一门才艺,苏景明又拿起了扔掉三十多年的塑料绳。最终"塑编"虽然没有成为女儿的才艺,却又重新唤起了他对艺术的追求。

    不用图纸,不用模具,人物全部为空心,所有构思都装在脑子里。翩翩起舞的"八仙过海"、惟妙惟肖的"四大天王"、姿态万千的"千手观音"等等,肌肉骨骼,甚至细微的衣服褶皱、女子姣俏的红指甲,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如今,苏景明已成为山西省小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家,他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能用塑料绳编织立体造型的民间艺人。2005年,他被评为"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

    为"奥运"展示"中华奇迹"

    随着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苏景明心里无比激动。2003年,他反复构思出"56个民族迎奥运"的系列作品,以此表达自己的祝福。谁曾想,这一创作竟让他付出了3年4个月的心血。

    为完成这一心愿,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废寝忘食,搜集56个民族的相关资料,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最后他从岳父送他的那套《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和女儿那本《中华民族服饰900例》上找到了灵感。

    这组作品以五颜六色的塑料绳为原料,有112个人物,高20厘米,每个民族均有男女两人,珠联璧合。苏师傅说:"编织这些造型,最需要的是耐心,每编一个人物都要绾3万多个编花,需要五六十根经线和纬线,得20天左右。"妻子一旁"责备"道:"只要灵感一来,他就坐在马扎上忘我地编起来,饭菜热了凉、凉了热,每件毛衣胳膊肘都磨出了洞,补了补丁。"

    "维吾尔族的眼窝要深一些,藏族人的肤色较黑,扭秧歌的汉族女子身穿花布褂子,汉族男子头上裹着白毛巾,苗族女子的头饰华丽,瑶族妇女穿着绣花鞋……"苏景明侃侃而谈。记者看到,人物个个比例适合,神形兼备。就连每个人的鞋子、使用的乐器都各不相同,各有民族特色。这套作品终于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完成,向世人展示了又一"中华奇迹"。

    舍不下的编织艺术情结

    "咱不图什么名利,就是一个喜欢!"在各种艺术品展览中,苏景明的作品屡次获奖,可他对这些却很淡然。在一次展览上,曾有人出高价要收藏他的作品,被他婉言谢绝了。在他家一面墙的柜子里,摆满了他的作品,闲时,他会拿出来品品、看看,完全陶醉其中。

    苏景明说,也曾有不少人和他学过这一"绝活"儿,但后来都纷纷放弃了,"太难,连我女儿都没有最后坚持学会"。看似简单,编起来复杂之至,经纬线交错排列,没有骨架和任何填充物,还要有立体感。他说,即使是他自己想要复制一个以前的作品也不可能。

    多年来,他总是沉静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静静地编织着时光,五颜六色的塑料绳在他的手里仿佛被施了魔法,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他总要求自己,不断创新,编织出更完美的作品留给后人。

    丝丝缕缕的塑料绳,编织的是他的奇思妙想,也编织着他对生活的热爱。(记者 李艳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