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财投资 » 正文

上半年银行理财品发行量同比增三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8 作者:gzsqwcom   浏览次数:464
钱荒告一段落,市场趋于平静。上月底,各银行为吸纳资金纷纷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某种程度业反映出市场资金流
 “钱荒”告一段落,市场趋于平静。上月底,各银行为吸纳资金纷纷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某种程度业反映出市场资金流动性情况。

 

    普益财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内商业银行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20678款,较2012年上半年的16059款同比增长28.7%,但产品平均收益率仅为4.4%,同比下滑46个基点。

 

    昨日(7月15日),理财专家徐建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理财产品发行量增加,说明理财产品种类越来越全,金融研发能力增强。

 

    人民币产品占比上升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内商业银行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20678款,较2012年上半年的16059款同比增长28.7%;其中人民币产品19885款,占比进一步升至96.17%。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提升,说明市场对人民币理财产品需求巨大。

 

    此外,今年1~6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4.4%,较去年同期的4.86%下滑46个基点;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收益4.37%,同比下滑37个基点。

 

    曾韵佼表示,今年上半年,尤其是1~5月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加之3月银监会“8号文”出台、监管层从4月开始对债券市场进行从严整顿,多种因素叠加使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难以回升。

 

    从产品期限看,上半年有17562款产品(占比84.93%)的投资期限在6个月以内;1~3个月期限产品占比56.58%,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较短的特点仍然明显。

 

    从各发行主体看,股份行仍未改变龙头老大的地位,以7443款产品居各银行之首。值得注意的是,城商行以6104款产品超过了国有控股银行,成为第二大发行主体。

 

    6月产品期限明显缩短

 

    6月末,是银行月末、季末、半年末考核时点的叠加,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通过发行大量理财产品,提高产品收益率吸收资金,进而达到存贷比等考核要求,是各商业银行惯用的手法,因此历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会较平时有所提高。

 

    数据显示,6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到4.78%,环比5月的4.28%大幅上升50个基点;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78%,环比5月的4.18%上升60个基点。今年1~6月,在预期收益率达到6.00%以上的376款非结构性产品中,有291款(占比77%)在6月发行。6月下旬,高收益产品更是大量涌现,其中股份行产品数量达到181款。

 

    曾韵佼表示,今年6月,受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异常紧张。面对突如其来的“钱荒”,银行理财市场在年中表现出了更加特殊的现象。

 

    一位银行理财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城商行相比国有银行和股份行,在资金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当资金紧张之时,很难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

 

    另外,数据还显示,6月产品期限明显缩短,62%的产品期限都集中在3个月以下,30~40天期限的产品占比达到25%。

 

    曾韵佼表示,进入7月之后,此前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银行间市场主要期限品种的拆借利率明显回落,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下降。但近日李克强总理对货币政策方向的表态以及央行的市场意图,预示着三季度市场资金面的情况或不容乐观,资金面要回到一季度的宽松状态可能性不大。而反映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随着银行考核时点过去,银行对资金的渴求程度下降,因此产品收益率会下滑,但7月的产品收益率较4月、5月还是会保持优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