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招商资讯 » 正文

贵州遵义:依托资源优势 加快转型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2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新伟   浏览次数:1403
“十一五”以来,该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实现总量扩张,速度加快,比重提升,结构优化。“十一五”前4年,该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7.8亿元,年均增长18%。
         面对“十二五”开局之年,贵州省遵义市近日提出:未来5年,该市将通过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文化旅游开发、扩大对外开放、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六大关键领域实现“增比、进位、突破”,加快转型升级。

  遵义市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60多种矿产,其中锰、铝、汞、硫铁矿、硅石、镍、钼、钡等矿产的储量居贵州省或全国领先地位,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28万千瓦,已探明的煤炭储量62.1亿吨,工业基础较好。

  “十一五”以来,该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实现总量扩张,速度加快,比重提升,结构优化。“十一五”前4年,该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7.8亿元,年均增长18%。   

 

遵义市已初步形成以烟酒为支柱,融冶金、能源、机械、化工、建材、酿酒、食品加工等为一体的工业体系。近两年,遵义市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促进工业集群、集约和节约发展。截至目前,已有8个园区完成规划,13个园区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40多个项目达成入园意向,今年1月至8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8亿元,工业经济发展的崭新平台逐步形成。

  未来5年,遵义市将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实现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和突破口来抓,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个面积不少于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依托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名酒、新材料、机电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竹加工、名茶、特色食品、名烟、制药等十大产业,培育一批10亿元级、50亿元级、100亿元级产业,着力构建500亿元级、1000亿元级大产业。力争到2015年,园区工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70%,真正使遵义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绿色产业基地。

  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富,“十一五”期间,按照“提升转折之城,打造会议之都”的城市定位,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重点打造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品牌,形成以遵义为中心的4条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线路,旅游业发展迅速。预计“十一五”期间,遵义市将累计接待游客54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5亿元,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成为支柱产业。

  下一个五年,遵义市政府将加强统筹旅游产业发展的力度,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主动转变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推动旅游提速发展、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国酒茅台”、“丹霞遗产”、“中国茶海”等旅游品牌建设,开发一批体现黔北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力争5年至10年后,年旅游接待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0亿元。

  遵义市作为黔北重镇,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2006年到2009年,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1745个,到位资金492亿元,预计到今年底累计引资69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7倍,其中外资超过1亿美元。去年遵义市的进出口总额超过1.9亿美元,是2005年的3.15倍,年均增长33.2%,目前与遵义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32个,比2005年底增加12个。

  在新的5年里,遵义市将紧紧围绕共建黔中经济圈,融入成渝经济区,深化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盟合作组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合作的目标,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完善各项制度,强化服务,强力打造资金、人才、产业等各类要素高地与投资洼地,确保招商引资增幅高于30%,推动遵义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深入开放,使之成为深化黔渝合作的桥头堡。

  在宜业宜居城市打造上,遵义市将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功能完善,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南部重点企业“退城进园”,构建中心城区200万人口特大城市。继续深入开展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

  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说,“遵义市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出更多的大产业,提升在贵州省、西部同类城市中的位次。”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