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国家高粮价吸引不法商铤而走险
■新闻提示:尽管目前国际粮价已有所回落,粮食违法出口的利润空间缩小,但中东地区国家粮食价格仍维持高位。粮食违法出口逐渐从东南亚传统粮食进口国转移到中东国家。阿联酋迪拜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已成为粮食“偷渡”的新目的地。
在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愈演愈烈之际,大米走私暴利曾达3500元/吨,引发了粮食走私高潮,如今国际粮价逐渐回落,但海关调查发现,中东粮食价格仍维持高位,阿联酋等已成为粮食“偷渡”的新目的地。宁波海关日前在对一批申报为“拉杆箱”的产品进行开箱查验时发现,除集装箱门口的一层是方便面等食品外,集装箱内全部为袋装大米,经清点共计20吨。据海关人士介绍,这是今年以来查获的第一起大米走私案件。该批货物由河南郑州一家进出口有限公司申报,计划出口至阿联酋。大米外包装有“龙美大米”字样,并附绿色食品和安全食品的标志。目前,该案件已经移交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调查。
中东国家粮食主要依赖进口
类似的大米走私案件绝非偶然,在去年的世界粮食危机中,粮食走私异常活跃。宁波海关统计显示,2008年前10月共查获走私出口粮食案件13起,总案值766万元,涉税170万元,查获粮食2975吨,比宁波口岸去年同期粮食出口的总量还多两成。海关人士介绍,2008年,受泰国、越南等传统产粮大国粮食减产影响,国际粮价节节攀升,国际大米价格曾达19年新高,泰国大米出口价从400美元/吨上涨至最高1000美元/吨。国际粮价几乎是国内的3至4倍,走私1吨普通大米,获利可达3500元左右,走私一货柜能获利约7万元。
尽管目前国际粮价已有所回落,粮食违法出口的利润空间缩小,但亚非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东地区国家对食品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中东国家的粮食主要依赖进口,因此粮食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中东国家也自然倾向于选择粮食价格较低的中国、印度作为进口国。
据了解,中东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它们的水资源和可耕地却极度缺乏。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可耕地只占全国面积的2%和1%,国内大部分的粮食必须进口。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高涨以及中东人口迅速增长,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开始调动资金,到海外租用农田或在农业领域投资,以保证粮食供应。阿联酋《宣言报》3月1日援引迪拜中东地区农业贸易展组委会主席古塔姆的话说,海湾地区对小麦、大米和奶制品等基本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每年90%的粮食和60%的肉类需求要靠进口解决。
宁波海关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违法出口逐渐从东南亚传统粮食进口国转移到中东国家,“阿联酋迪拜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已成为粮食‘偷渡’的新焦点”。
国内粮补变相补贴国外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大米走私链条的主要环节是物流公司和报关公司,双方通过伪造单证、伪报品名的方式,以远低于应缴出口关税额的费用“包税”承揽大米出口。其中物流公司负责揽货,报关公司负责伪报,走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从而形成明晰的走私链条。
自2008年年底以来,在国际粮价大幅回落、中国连续5年粮食丰收的大背景下,财政部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玉米和大豆5%的出口关税,同时,小麦、稻米的出口关税也由之前的20%、5%统一下调至3%。宁波海关办公室的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正常大米出口仍属于出口配额许可管理,企业通过申报其他品名出口大米,“一方面可以逃避出口许可证,另一方面也可以逃避3%的关税,再加上差价,仍有不小的利润空间”。
这位负责人介绍,在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中,粮食套用普通货物名头走私的苗头初次显现,“货物申报为货架、帽子、笔记本和手工工具等等,但打开集装箱一看,里面却像个小超市,除大米外,还有面粉、粉丝、罐头和方便面等,这样的案件此前几乎没有”。据了解,位处广东的黄埔海关更是在2008年5月查获92吨走私东北大米,深圳一贸易公司将其伪报为“大理石碎石”,企图出口泰国。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说,粮食走私的重大危害在于该方式不仅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关税,更是变相地把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转给了国外的消费者,如果粮食被大量走私,势必导致国内粮价上涨,继而引发物价上涨的恶性循环,将影响国内粮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