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农业 » 正文

[莆田] 农业保险农民还要等多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04   来源: 莆田新闻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360
      眼下,各地农民都正在忙着春耕生产。而如何减少农业生产灾害,自然也成了广大农民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其它保险行业蓬勃发展相比,作为农业生产的“一把保护伞”,我市的农业保险仍然处于农民买不起,而保险公司产品跟不上的尴尬局面,农业保险形势不容乐观。

农民:给农业生产“一把保护伞”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保险却起步较晚、覆盖面小、保险能力低。现实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再一次提醒我们:加快农业保险,不能再犹豫!”市人大代表宋美妹在今年“两会”代表发言时大声疾呼。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没有比天灾更让他们痛心和无奈。我市地处东南沿海,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台风、暴雨等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去年年初一场低温冰冻灾害,使我市许多乡镇的水果、蔬菜、水产、家禽和其它庄稼等遭遇了重创。仙游县龙华镇种植大户郑文灿告诉记者,去年遭遇冰雪灾害,新种的73亩冬瓜只采收了一半,种植的黄瓜、青椒等蔬菜也惨遭冻伤,一些蔬菜的嫩芽都烂死在水里。今年,在涵江区庄边镇兆永枇杷基地里,本已该挂果的枇杷树,却因为霜冻天气影响,挂果甚少,明显减产。种植户范兆永伤心地告诉记者,最惨的是枇杷在第一、二期开花时遭到严重霜冻,致使座果率普遍下降,产量和去年相比下降了50%!当记者问及这些受灾惨重的种植户有没有想过买保险时,大家都表示,没听说过,如果有的话,肯定要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涉农的险种太少,无形中将众多想参保的农民挡在门外。而那些不愿投保农业险的农民,却普遍存在一个看法:保险公司为什么只保那些“不太可能”发生的风险,那些“经常发生”的风险却不愿意保。在很多农民理解中,要花钱买保险,自然要对付最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几乎年年发生的问题也能得到保障就好了。然而,在商业化运作模式下,这样的保险产品很难存在。

  市农业局副局长占飞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大的产业,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不但损失惨重,而且基本生存都面临困难。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是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关键。

  宋美妹认为,农业保险出现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状况,关键在于缺乏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缺乏政府强有力的支持,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保险公司:寻找平衡的赢利点

  记者从市保险行业协会获悉,全市现有保险主体机构达21个,其中财产14个,寿险7个。到目前为止,我市只有人保财险等个别保险公司开展了部分农业险业务,其他的财险公司大多数不愿意经营农业险。人保财险莆田市分公司非车险部经理徐美娟介绍说:“莆田地处沿海,自然灾害频繁,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相对于其他险种来说,农业类保险风险较大。我们是一家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积极稳妥承接农业保险业务,但由于我们面对的保户是农民,保费标准是比较低的。”在高风险与低收入的悬殊前,很多保险公司选择了回避。据悉,目前,我市开展农业保险的险种还比较少,主要包括渔工责任保险、渔船保险、农村住房保险、能繁母猪四种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全市11147名渔工,626艘60马力以上渔船,63万户的农村住房,17万头的能繁母猪。数据显示,由于农业保险覆盖面还比较窄,去年全市农业方面获得的赔款仅数百万元,相对于农业生产的灾害性损失,这些保险赔款只能是杯水车薪。

  “农民保险意识相对淡薄,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障碍之一。如果认识上没突破,政府再怎么补贴,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也是暂时的。”徐美娟介绍说,农业是个高风险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扶持,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为保障农业安全和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今年省政府提出了以降低保险费率为核心,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为目标的新方案,将政策性保险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徐美娟说,人保财险系统目前正在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保险险种也将逐年增加,其中,林业保险将作为2009年试点在人保财险莆田市分支机构展开。

专家支招: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我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抗风险能力弱。而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给大批灾民造成的不只是一时经济损失,关键是他们几乎丧失了寻求后续发展的自有资源。尽快让农业保险走进千家万户,无疑是保证受灾农民获得更多经济补偿的有效途径。

  莆田学院社会科学部党总支副书记徐国喜教授认为,当前农业保险应当摒弃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以面向未来的视角,用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秉持价值创造的原则,通过观念、模式、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全面开启农业保险的新时代。

  徐国喜建议,一要巩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稳步健康发展带动农村保险的全面发展,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努力扩大承保面,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二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