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欧盟最近对中国无缝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后,3月8日,美国USS公司、Maverick钢管公司等7家钢管厂和钢铁工人联合会请求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石油钢管(OCTG)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他们指控称,中国钢管生产企业受益于政府的巨额补贴,以低于成本价格向美国大量出口,并寻求对中国钢管尽可能快地征收惩罚性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最近几个月,随着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活动的低迷,美国钢管需求明显减少,石油钢管库存持续攀升,目前的消费水平甚至低于去年底,但尚未达到历史最低。业界人士称,按照当前的消费水平,目前的库存可持续用至14-16个月。自去年底以来,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的建筑、汽车和大型设备业的钢需求明显放缓,美国钢厂受到大的冲击,许多厂家4季度利润大幅下滑。
美国钢管市场需求约500万吨,中国钢厂占约220万吨,价值估计27亿美元。仅过去9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大量石油钢管都成为新增库存。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称,美国石油钢管厂共计有约6000名工人,其中约2000人已被迫离开。对此,美国国际钢铁协会表示反对。该协会认为,中国钢管厂家对美国出口不属于不公平贸易案,仅仅是对美国国内钢管价格上涨的一种反应,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活动下降是导致库存增加的主要原因。该协会认为,进口中国钢管的问题是,订货和交货滞后,往往在市场需求旺盛时订的货,要在几个月后才到,那时市场已下跌。
过去一年来,中国的各种钢管遭到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或被征'双反'税,出口受到限制。
美国方面
石油钢管:3月8日,美国7家钢管厂和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对中国石油钢管(OCTG)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中国管线管:将面临'双反'税。2009年3月24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环形碳素管线管作出反倾销终裁,葫芦岛市钢管工业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的终裁倾销幅度为87.87%,普遍为101.1%。2008年11月24日,商务部作出的反补贴终裁认定中国涉案产品的补贴率为35.63%-40.5%。同年4月24日,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环形碳素管线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涉案产品主要是用于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管线管。同年5月16日,ITC对中国管线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做出肯定性初裁。
不锈钢压力管:被征反补贴税,将面临反倾销税。2009年2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肯定性反补贴产业损害裁决。美国海关将按照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