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一周报讯 国际能源署3月13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在上月预期基础上,继续下调了今年中国的石油需求的增速,向下修正0.1个百分点,预计中国今年的石油需求同比增长约0.6%,石油需求约增加790万桶/日。
1月,中国的需求同比下降5.7%,是自2005年6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成品油库存显著增加,达到8900万桶,为三年来的历史新高。在欧佩克兑现减产承诺后,国际油价在3月初首次企稳在每桶41美元-45美元,为两个月来的高位。
国际能源署还将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下调至8440万桶/日,预期全球石油需求同比下降1.5%~1.2%。
国际能源署指出,在全球油价进入下行,私人和国家石油公司面对低油价和市场低迷纷纷减少支出时,中国却加大对石油供应的投资,为市场需求复苏做出积极准备。
尽管许多海外机构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放缓,约维持在7%以下,是近20年来最低增速,对石油需求的增长也将停滞。但中国在近期宣布了几项大宗交易,与俄罗斯等国家进行资源交换,预计总值将达到2万亿。
同时,中国也利用低油价进行石油战略储备,预计到2010年,镇海、岙山、青岛、大连至少将储备8800万桶原油。3月12日,纽约商业交易所4月到期的原油合约收于47.03美元,涨幅为11%,创2月19日以来新高,原因之一是市场交易者预期,欧佩克将在本周末召开的会议上进一步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