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不锈钢 » 正文

钢铁业"致命伤" 6年新增产能超淘汰产能5倍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09 作者:gzsqwcom   浏览次数:1285
这两年,钢铁行业陷入了越亏损越生产、过剩产能淘汰的没有增加的快的怪圈。据中钢协最新调研数据,从2006年至2012年的6年时间里
这两年,钢铁行业陷入了越亏损越生产、过剩产能淘汰的没有增加的快的怪圈。据中钢协最新调研数据,从2006年至2012年的6年时间里,新增加的产能是已淘汰掉产能近6倍。
  中钢协称,淘汰落后产能的成效被新建扩大的产能抵消了,新建扩大的能力比淘汰掉的要多得多。
  产能过剩有多严重?
  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2012年累计淘汰的炼钢能力有1亿吨,炼铁能力1.6亿吨。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这6年间累计减少的粗钢产能为7600万吨,而累计新增的粗钢产能为4.04亿吨。
  "真正淘汰的粗钢产能只有7600万吨。"中钢协副秘书长、首席分析师迟京东表示,相比已经淘汰掉的产能,6年新增的产能要多得多:"淘汰落后产能的成效被新建扩大的产能抵消了。"
  据中钢协最新的调研数据,2012年底,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9.76亿吨,到2012年,按统计粗钢产量7.31亿吨,产能利用率74.9%。其中,中钢协会员单位去年炼钢产能是7.94亿吨,比2008年增54.8%,产能利用率76.4%。
  迟京东说,这些产能统计都是经各个省区市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钢铁企业产能,属于比较有效的产能范畴。
  按投资区域划分,华东华北地区投资炼钢产能占大头,占比达57%,西南西北增加较快,占比翻一倍,达15.5%。
  统计显示,2012年跟2008年相比,炼钢产能增量最大的四个省是河北、江苏、山东、山西,合计增量2亿吨,产量增加最多的也是这四省,合计1.2亿吨。
  总量激增,实际需求并未随产能的增加而增加。
  迟京东分析,根据国内外消费需求趋势和经验来判断,去年国内钢铁消费达6.7~6.8亿吨,预计峰值会在7.3~7.8亿吨,未来中国钢铁消费量也会在这一范围上下波动。
  "国内钢铁消费需求增长小于产能扩张,控制新增产能是化解长期产能过剩非常关键的一步。"迟京东称。
  然而,根据中钢协的调研,目前在建产能规模依然很高,今后三年将分别新增1.1吨的炼铁产能和1.3亿吨的炼钢产能。
  止不住的扩张冲动
  钢铁产能降的没有增的多的背后,是扭曲了的GDP政绩观带动的产能扩张冲动。
  "钢铁企业均为当地的最大工业企业,不仅贡献了当地巨大的GDP总量,还贡献大量的税收,另外还能解决就业压力,各地都有做大做强钢铁产业的强烈愿望。"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说。
  为了片面追求规模竞争效应,钢企规模越来越庞大。
  "我们搞这么多产能,到底是哪家企业搞出来的?"迟京东反问。
  据中钢协统计,2012年,5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有31家,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达62.7%,而500万吨以下的企业产量达2.67亿吨,占全国的37.3%,比2011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这部分企业扩大了产量。
  "很多民营企业挂在嘴边的话是,有市场我干,没市场我也干,只要我比他强,他死了我还能活。"迟京东说。
  2011年,有470家企业将粗钢产量上报国家统计局,钢产量达1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74家。但向工信部申报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审核的,100万吨以上的企业第一批通过了45家,第二批目前又申报了129家。"两批就达到国家统计局申报的100万吨以上的总量。其中,河北省仅申报了35家,还不到河北省钢企数量的1/3。可见钢企统计数据差距有多大。"迟京东说。
  "很多钢企认为规模越大越好,搞什么精品钢厂,其实都是盲目发展。"迟京东炮轰"规模至上"的企业观。
  以中厚板为例,目前中厚板装备都在升级,但装备技术来源都一样,配置也一样,各新上项目都在照原来的复制,产生的问题是产品品种、规格设计大纲都一样。
  "不管有没有目标市尝有没有相应技术实力,都提出方案,这实际上摆明了一开始就是在市场上跟你恶斗下去。"迟京东说。
  但如今,单靠片面的追求规模效益似乎行不通了。"当淘汰落后产能进入第二阶段,仅靠淘汰已经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迟京东说,企业兼并重组将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方法。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