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石油 » 正文

科技创新增强油田发展驱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1 作者:gzsqwcom   浏览次数:94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油田两会提出的依靠科技创新,增强油田发展驱动力,各科研单位纷纷表示要紧跟发展需求、瞄准科技前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油田“两会”提出的依靠科技创新,增强油田发展驱动力,各科研单位纷纷表示要紧跟发展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对标世界一流,引领和推动油田加快转型升级。

  加强技术攻关,打造高效勘探

  采访对象:物探研究院院长王延光

  资源是油田发展的基础,而资源的保障依赖于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油田的前进。”王延光说。油田连续30年探明储量过亿吨的辉煌成就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王延光介绍,青东地区以前认为是没有太大的勘探价值,但是随着在滩海地区三维地震技术的进步,新发现了桥东油田,并在埕岛、垦东等地区应用滩海三维地震技术进行二次采集,对勘探区的整个构造面貌、岩性组合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无论对于东部老区还是西部新区,没有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勘探开发都是不可想象的。”王延光说。去年发现的阿拉德油田正是得益于此项技术的成熟应用。

  科学技术的攻关永无止境。王延光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强化核心技术、配套适用技术攻关,打造高效勘探技术。在东部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系列;西部要针对“双重复杂介质”特点,重点开展山前带构造成像、复杂地表静校正等方面的地震处理技术攻关;非常规油气勘探要开展高分辨率、高保真、非均质性处理技术攻关,打牢资料基础,实现2013年非常规油气勘探效益发展。另外在地震资料处理、勘探综合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创新攻关,为油田勘探部署保驾护航。

  努力打造高端技术服务商

  采访对象:钻井院党委书记邵雪廷

  2012年“近钻头地质导向技术”获得中石化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钻井院继“自动垂直钻井技术”之后第二次获得该奖项。“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很重,是对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极大的肯定。”邵雪廷说。

  谈及科技创新对油田发展的重要性,邵雪廷深有感触。他说,随着油田的发展,打井难度在逐年增加,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推动发展,近几年打了很多定向井、水平井,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撑,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钻井院给自己的定位是打造高端技术服务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简单。邵雪廷介绍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坚持前瞻性的创新方向,对前瞻技术进一步探索,增强技术储备。坚持先进性的创新方向,对旋转导向钻井技术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强攻关,力争实现大的突破,锻造高端技术。围绕勘探开发需求和生产现场难题,增强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创新方向,破解现场难题。

  邵雪廷说,科技创新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来支撑。通过搭台子、压担子、给位置等措施,培养造就技术领军人才,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和名师带高徒等活动,培养锻炼业务技术骨干人才。通过内部优化配置、油田内部招聘补充人才,努力培养战略技术、攻关技术、现场应用技术等高水平人才团队,为打造高端服务商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为西部勘探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采访对象:西部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隋风贵

  2012年,西部又发现一个油田——阿拉德油田,这已经是胜利西部发现的第三个油田,“扎实的基础工作,理论认识的不断突破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是实现西部勘探突破的主要原因。”隋风贵说。

  对新中国石油工业来说,西部是一个老区,对胜利人来说这是一个新领域,一切研究工作都得从头开始。从天然的地质环境角度看,东西部差异悬殊,西部没有现成成熟的理论借鉴,而东部的经验又不能原封不动地套用在西部。“地质条件有差别,要因地制宜做出改变。”隋风贵表示。在借鉴的同时,他们不断深化基础研究,敢于打破陈规、突破思想认识的禁区。在充分分析现有的各种地质、钻井资料后,提出了适用于西部勘探的成藏模式,为西部勘探突破指明方向,并在指导实践中取得了勘探上的大丰收。

  隋风贵认为,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找准问题点,才能有的放矢。通过狠抓科研立项与重点攻关,特别是对准西北缘浅层超剥带油气输导体系及圈闭描述、准中油气成藏规律及沉积体系、石炭系岩相古地理及火成岩储层预测等开展重点攻关,取得了多项理论和技术创新。

  在加强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他们积极探索储备技术,包括叠合盆地原型盆地恢复、山前带联合构造建模等技术,探索新领域,为西部勘探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