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遵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六一基地承办的“2009年贵州省装备制造业恳谈会”在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举行。省内80余家重点军工企业、地方企业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省内重点的装备用户企业、科研院所围绕“军民结合,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对如何加强军民结合,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进我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行了探讨。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作了批示。
王富玉表示,近年来,我省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积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要求,充分发挥三大军工基地优势,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持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初步形成了以三大军工企业及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支撑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地,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飞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包生产、核级铸锻件等具有军工特色和优势的高技术民品开始起步并得到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总体实力显著提升,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班程农介绍,我省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大跃进”和“三线建设”时期,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至“九五”末期,第三阶段是“十五”以来至今。
记者了解到,2008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203. 01亿元增加到304.0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2%;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55.89亿元增加到71.8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比2006年的6.6%提高了1.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总体实力有了显著提升。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07质量竞争力报告》披露,贵州制造业的竞争力目前在全国排列第十三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今年上半年,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工业增速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94亿元,工业增加值32.23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仅次于民族医药、烟酒产业。据统计,我省军工企业的资产总量、从业人数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70%以上。
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六一基地、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代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代表都在当天的恳谈会上围绕装备制造业“军民结合,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