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方县制定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三级联动”领导机制和项目督促考核方案,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工作思路和“五型”“五改”“五建”的工作目标,着重在人流量较大、商贸较繁荣、具有较好典型示范带动效应的景区边、重大项目边、工厂边、城镇边和农工民主党中央帮扶联系点“四边一点”实施首批示范建设,逐步向广大农村延伸和扩展。按照先易后难、逐户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实行能人、干部、党员带头,辐射带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激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并制定出台激励机制,实行项目倾斜,以奖促建。
县里还成立了以乡镇为主体、县直有关部门协作参与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规划工作组,在注重地方建筑特色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实施。组织县、乡、村干部和示范点群众赴桐梓、余庆等地参观学习,邀请专家现场授课,并先后从遵义、桐梓、余庆等县聘请有经验的技术工人27名带领本地工匠帮助群众修建民居,边学边建,边建边学,全县3600多名技术人员和农村工匠参与了培训和建设。
县里注重资源整合,确保形成合力。建立了由县几大班子领导牵头、县直部门参与,不见成效不脱钩的“挂钩帮扶机制”。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38万元,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200多万元;县交通局、发改局、县扶贫办整合资金1200万元,主要用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上的“五改一美化”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已投入启动资金700万元,乡镇投入200多万元,共同实施黔北民居改造。同时,对部分资金不足农户,采取县财政贴息的方式帮助协调金融机构贷款,共发放贷款近1500万元。
目前,全县生态家园建设示范点已新建通村通组公路5条30.25公里,修建沼气池512口,改厕1012栋,改圈987间,安装自来水486户,新建农家书屋15个,文化广场、生态小公园和体育活动场所7个,计生卫生综合服务室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