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日化 » 正文

危机中的产业振兴:轻工业如何率先突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30   来源: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694
  今天我们来关注上海的轻工纺织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上海纺织业最辉煌的时代,纺织业稳居支柱产业之首;同样,在涵盖百姓衣食住行消费领域的轻工业中,上海也拥有众多叫得响的全国名牌。但是自上世界九十年代之后,上海轻工和纺织业的发展却一直不尽如人意。那么,趁着这次振兴计划的东风,上海的轻工纺织业当如何率先突围呢?

  本月上旬,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服装纺织品贸易博览会开幕。与略显冷清的会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家正在展出珍珠纤维新产品的展台前,参观者络绎不绝。记者了解到,这种珍珠纤维的售价目前是国内最高的,比普通纤维要高出5倍,可在2007年投产当年,就卖出了100多吨,这个销量普通纤维要卖两三年才能达到。为什么价格贵的产品,反而更受买家青睐呢?

  (客户:我还没有见过。头一次/面料手感和光泽度各方面,就是目测,手感还都是比较好的)

  厂家透露,这是因为在纺丝时,就把纳米级的珍珠微粒加入了纤维中,因此,这种新型纤维除了手感和色彩,要比普通纤维胜出一筹外,在功能上也有诸多创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新产品其实是他们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的成果,从开始研制到正式投产用了四年时间。

  (陈心华: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很主要的盈利点。企业目前的盈利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盈利率)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间)

  而传统纺织产品的年赢利率还不到5%,看来企业要在土地、劳动力成本高的大上海发展壮大,立足科技创新,做大'头脑纺织',是唯一出路。这家纺织新兴企业的成功也给轻工业振兴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在不久前国家出台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力促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主要目标。其中,加快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转移等,更是规划中的亮点,而这些,不仅应该成为上海轻工业的优势,更是发展方向。尽管自去年9月以来,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以出口为导向的轻工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作为全国时尚和科研的前沿,上海将能为企业提供创新的源动力。

  (屠斌杰:技术和人才是我们上海的最大优势 0934那么这些优势,我们需要在新的时期,在振兴规划的调动下,我们把它们整合起来)

  专家指出,要提高上海轻工产品的竞争力,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应在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上下足工夫。这一点,作为我国日化行业龙头企业的上海家化深有体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海家化仅化妆品业务收入同比就增长了25%,增幅超过2007年的12%,主要是由旗下佰草集、六神、高夫品牌拉动的。这一成绩之所以可贵,是因为最近30年来,中国日用化妆品业一半以上市场份额都被外资企业占据;中高端市场上,国货更几乎遭遇全军覆没的局面。上海家化的当家人葛文耀认为,他们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企业始终坚持输出品牌,产品在技术上又不断创新。目前,上海家化的员工中,技术人员占了17%,营销人员占34%,正是多年来的潜心培育,才使旗下创立了才11年的佰草集,不仅在国内市场敢与进口品牌一争高下,还在去年下半年正式打入欧洲市场。

  (葛文耀:家化的目标很清楚,就是2007年底提出来的,要向时尚产业发展//我们做家化产品,要想时尚产业发展.家化的劳动生产率很高。我们才1038名员工,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大学生(学历),人均销售两百多万)

  专家指出,国家出台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无疑将给上海的轻工业带来发展契机。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扶持,在机制体制上鼓励创业精神,让中小企业利用上海这个良好的平台,立足创新,打出品牌。

  轻工业既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民生产业。因此,轻工业的振兴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希望,在国家的相关规划出台之后,政府有关方面也能尽快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让上海的轻工业能重现辉煌。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新闻透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