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中旬,火热的车市出现了让人费解的情况,一边是汽车销售热势依然高涨,供不应求依然严重,另一边是除了少数强势品牌外,部分加价提车的品牌停止了加价,整体价格逐渐走低,降价促销又频频出现。记者日前在贵阳汽车超市采访时了解到,虽然大多数车型目前并无现车,更有个别紧俏车型要等到10月末才能提到车,但车商们却纷纷加大了优惠促销力度,包括奥迪、凯美瑞、09款捷达、比亚迪、福美来、众泰、奔腾、伊兰特、飞度、比亚迪、速腾、马自达3、名爵等高、中、低档车型在内的近20款车型,均推出了少则1000元、多则上万元的优惠。其中,奥迪A6L全系优惠达到1.5万元——2万元,Q7则赠送10万元大礼包。从加价到降价,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下,车价却频频走低。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车市这种“有悖市场规律”现象呢?
担心油价上涨车市降温
7月1日油价上涨,汽车销售总体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但是车商们仍担心0.4元到0.5元的上涨的幅度会动摇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甚至放弃消费。以前油价3元多到4元的时候,人们觉得大家炒作的油价8元/升非常遥远,但当最近油价突然涨到6元左右时才发现,油价上涨原来这么快。在某中学任教的孙老师告诉记者,尽管他的驾照已经拿了好几年,但油价上涨使他不得不推迟买车计划。事实上,像孙先生一样因为油价上涨而暂停购车的消费者大有人在。因此,汽车经销商为了抓住这些犹豫不决或将放弃消费的消费者,便纷纷推出让利促销活动。车商们认为,好不容易迎来这样好的销售势头,不能被油价上涨给夺走了,所以要乘胜追击,即使让利也要保持目前汽车销售的大好形势。
担心扩产后造成新的积压
去年年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汽车销售持续走低,车市一片萧条,几乎所有汽车厂商都调低了2009年的产销目标,准备迎接金融危机带来的“寒冬”。但汽车厂家生产计划的下调,却遇到了国家拉动内需、费改税、减免购置税、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汽车销量不降反增,而且进入今年3月份后车市持续井喷,许多车型供不应求,众多的车商一面不断向厂家要求追加产品,一面想方设法稳住急不可待的消费者。为此,大多数汽车企业不得不调高了下半年的产销计划,以缓解供不应求状况。这样,汽车经销商的压力也随之而来,他们担心产量的扩大导致新的库存积压,于是,许多经销商在市场火爆的情况下,纷纷让利促销。许多经销商认为,下半年车市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抓住旺销势头多卖车
7、8月份是车市传统中的淡季,每年的这个时候,经销商们都要集中促销。但今年已到了7月下旬,淡季的状况还没有出现,这让长期处于库存压力之下的经销商们,因今年上半年车市的旺销而感到了少有的轻松。不过,资金链脆弱的经销商们丝毫不敢大意,居安思危。吉利汽车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市场竞争太激烈,稍有不慎,就会被踢出局外,所以什么后果都必须先想到,销售策略要及时到位。汽车超市内一位经销商透露,在热销时稍微给点优惠,最能够把顾客留住。他说,现在主要是希望抓住订单,实现更多销售,由于下半年车市的不确定性,早完成任务早踏实。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下半年的优惠促销会比较普遍,但是幅度不会很大,官方加价的可能性也不大,价格总体将会比较平稳定。
本报记者 聂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