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家长缺乏早教培训指导 专家呼吁早教去功利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4 作者:gzsqwcom   浏览次数:358
  北京海淀区王女士的女儿快三岁了,家长们在小区里交流育儿经验,不少宝宝在这个年龄段已经会识很多字,背诵上百首诗歌,会简

  北京海淀区王女士的女儿快三岁了,家长们在小区里交流育儿经验,不少宝宝在这个年龄段已经会识很多字,背诵上百首诗歌,会简单的英文,这给王女士带来很大压力:“其他宝宝的学习都在提前,我女儿怎么办?没有先发优势,以后去学校会不会成为被淘汰的差生?”

  科学研究证明,0至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中国家庭传统上都比较重视孩子识字背诗等技能的提前训练,而西方家庭的这种压力较少,他们更多倾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王涛直言,这和家长自身缺乏相关培训有关,早教的概念,大多数中国家长都认为是提前学习,让孩子在以后的学校教育中占据主动,

  美国密苏里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老师”(PAT)的项目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已将它们的项目推广至全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导者”,这些工作人员主要是每月对每一个家庭进行一小时的家访;美国的另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称作HIPPY计划: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

  “调研显示中国家庭比较落后的人文启蒙是影响儿童探索欲和创造力的根本,超前地让孩子学各种技能,而不是激发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忽视对审美、音乐、人文知识方面的培养,这实际相当于给孩子加上十倍速的心脏发动机,最终是会扼杀想象力、创造力。”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硕士,儿童心理专家兰海呼吁,中国家庭需要转变早期教育重点,还更多的儿童童年。

  年前出版《汤圆王子童话集》的南诏是童话早教的践行者,她认为,早教期间关键的不是知识灌输,而是真善美信念、审美情怀和想象力的培育,童话正是她经过探索发现的上佳利器。通过写作亲子童话,通过睡前童话阅读,她能感受到自己和孩子都受益匪浅。她对记者说,面对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国家长们两极分化,要么争先恐后进行功利化早教,要么遁入深山诵读孔孟经典,其实都体现了一种知识焦躁,亟需类似美国密苏里州“父母作为老师”(PAT)项目的系统培训指导,希望这个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