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如果一个城市的商品房数量足够容纳2倍于当地的人口,这些房子到底该怎么卖?这看似诡异的事,现在却正在贵阳上演。
本月,贵阳大川白金城就会开盘,楼盘的总建筑面积高达1600万平方米。贵阳市这么大规模的楼盘已经不是独此一家。之前贵阳已经出现了一处千万平方米级别的超级楼盘。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两处如此规模的楼盘,正在轰轰烈烈地建设中。贵阳的大楼盘竞赛已经进行了很久,之前,贵阳花果园项目以1830平方米的规模被称为"中国第一楼盘",但是这项纪录还没保持多久,中铁国际生态城就医擦汗国2000万平方米的体量再攀高峰。
面对这样一种少见的局面,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除了贵阳,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城市,一个楼盘的建筑规模超过1000万平方米。但是这样的楼盘,在贵阳有四个!"这么多房子怎么卖?新开盘的这处楼盘工作人员说,这个楼盘将在6到10年内分期开发,开盘价在每平方米3500元左右,在贵阳属于比较低的价格。
但是,房子再便宜也得有人买,有研究人士估算,仅贵阳在3年内上市的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楼盘,就可以为贵阳提供接近300万人的住房,这几乎是贵阳目前城区人口的2倍。
财经评论人吴其伦认为,单凭贵阳的经济基础和人口总和,已经消化不了这几个超级大盘,未来这些楼盘的销售压力会很大。吴其伦甚至大胆地预测,在今年下半年,贵阳楼市会出现大幅度下跌,跌幅最大可达30%至40%左右。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主席杜猛分析,4个超千万平方米大盘只是贵阳楼市开发过热的一个缩影。但是,整个贵州省总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屈指可数,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比较弱。贵阳楼市的供应量只靠贵阳本地人口去消化显然不现实。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拉长战线,提高贵阳在全国的辐射力,把贵阳的房子不仅卖向贵阳,还要卖到全国各地。对目前的贵阳楼市而言,这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央广财经评论》,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来评论这个话题。
贵阳一个个超级大盘横空出世,所能容纳的居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贵阳市区的人口。贵阳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来说并不算高,人口也不算特别多。开发商盖了这么多房子,它的目标客户都是谁?
陈云峰:一个是本地人,有一些刚性需求,比如结婚买房子,或者改善性需求,年龄大了想换个大点的居室和孩子一块过,另外一个就是从外面的城市,包括县城和其他一些地级市,到省会城市贵阳来的人,也就是本地人和外地人。
开发商这样的思路能成功吗?能够因此断定贵阳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过热、出现泡沫了吗?
陈云峰:过热是一定的,贵阳这种大盘一千万平米以上的有三到四个,连我在北京做了几个100万平米楼盘的人,都觉得很震惊。另外,我也听过贵阳这边也宣布过要建一百个大型的城市综合体,贵阳房地产应该说走上了一个高速公路,但这一点确实让人比较担心,一方面你建设起来之后没有人买,就会出现了像鄂尔多斯这样的鬼城。另外,即使你把房子都卖出去了,这些人也都入住进来了,就又会出现像北京一样的大城市病,门口车堵得不得了,孩子上学校没有学校,到医院看病要排很长的队。
大城市的资源要和房地产来配套同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现在中央对于房地产的融资明确控制,开发商只能靠自己的销售汇款,包括一点政策内的开发贷款来解决自己的开发,另外就是要想办法融资,融资的成本非常高,所以我也担心,如果盲目追求速度,会给开发商带来资金断链的风险。
贵阳市政府会不会有这样的思路:打造一个好的自然环境,然后大规模的开发旅游地产,专门把房子卖到别的城市?
陈云峰:这也是我所担心的,贵阳的优势恰恰就在城市发展速度不够快,自然环境还很优美,它的空气、水还很干净,这个就是贵阳的美,如果盲目上马很多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就相当于另外一个被污染的北京。
贵阳当地政府当务之急是要做什么?
陈云峰:当地政府一定要按照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平衡式发展。根据自己本地在房地产方面正常的需求,包括旅游地产方面的需求,设定一个大概卖地的速度,另外,不能把宝全压在外地人身上,那对这个城市也比较危险。一定要设定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千万大盘确实应该把速度降下来,即使整个项目给了一个开发商,也要让它分期建设、分期销售,吃下来还能够消化,开发商安全了,对城市是一个好事,对咱们整个配套服务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