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热点信息 » 正文

“醉·美贵州 避暑天堂”上海世博会贵州馆揭开面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4   来源:金黔在线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030


  设计方案效果图俯瞰

 

  金黔在线讯 刚刚过去的7月,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上海世博会300天倒计时展出活动,“贵州馆”多媒体展示大放异彩,鼓楼、风雨桥、苗族银饰、黄果树瀑布……包括国家领导人、世博会有关专家对此都给予了极高的赞许和评价。
  “用最少的钱建最好的展馆,集中展示贵州人民的智慧和精华”,这是省世博办全体工作人员的参博宗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醉·美贵州 避暑天堂”正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走进世人眼前,并引起热议。在这一次城市与城市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贵州将凸显哪些特色、呈现何种优势?本报记者昨日专门对此进行了采访。
  

  “用心在做而不是用钱在做” 贵州馆连获好评

  
  “今天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览,我认为这是贵州馆的特别专场,中国贸促会王锦珍谈及省市区方案时,特别赞赏了贵州方案。”7月5日,看完省世博办陪同参观人员发来的短信,省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副处长张剑激动不已。他想起了4天前在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审查时的情景。
  7月1日,在北京国家贸易促进会一楼会议室,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设计方案审查在此进行。参与审查的13名专家一致认为,贵州馆的设计方案紧扣上海世博会主题词和贵州省主题词内容而进行设计,在已审查的十多个方案中,其设计方案从思路、结构、内涵等都很有地域性特点,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贵州的符号,并且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专家们还认为,设计方案比较实际,花钱不多,但效果很突出。可以肯定贵州是在用心做,而不是用钱在做,“价廉”却“物美”。这是“贵州馆”设计方案首获专家肯定。
  7月6日,上海世博会倒计时300天展出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序幕,部分国家领导人先后到此参观,在中国馆展区了解了“贵州馆”的情况后,不少国家领导人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同时表示非常期待“贵州馆”的实体馆。
  

  贵州馆主题:醉·美贵州 避暑天堂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的奥运会,简称“经济奥林匹克”,它是展示世界各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舞台,也是一个展示全世界各国人民智慧的竞技场。对我省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到今天为止,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有整整270天,截至目前,贵州参与世博会取得了初步成效,贵州馆设计方案可以说已告一段落。前期取得的较好效果,为之后场馆的正式落地建设夯实了基础。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将进入方案的最后深化和优化阶段。鉴于有专家提出设计方案中累赘的地方,将适当力争提炼出最精华的元素放在馆内。同时,严格对水、电、建设材料、结构等有关技术规定的严格把关。目前已确定10月可进场开工建设,这个时间比其他省市地区提前了整整一个月。“我们贵州参加世博会不和其他国家地区比钱多,我们比智慧、拼优势!”省世博办副主任姬保山在说到贵州参博的宗旨时如是说。
  去年8月25日,伴随上海世博会贵州官方网站的开通,上海世博会贵州馆主题词、形象标识也尘埃落定。充分代表了贵州特色的“醉·美贵州 避暑天堂”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贵州馆主题词。
  主题词确定后,场馆设计工作随即展开,这个重担落在了省建设厅身上。占地600平方米的贵州馆靠什么吸引人的眼球?“贵州馆的主题词是围绕生态保护和建设来展开,以‘环境让贵州更美好’来概括,要体现贵州的山水之美、民俗之美、民风之美,达到让人心醉的目的,就要充分突出贵州的新、奇、特、异,”姬保山说。
  贵州馆的设计方案采取了国际招标的方式,共招揽了包括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内外知名单位24家,最终5家国内单位入围。省世博办还专门把设计公司的主创人员组织到贵州实地采风、考察、研究,还有针对性的把本省的专家融入设计团队,一起研究,最终确定贵州馆的设计方案。
  两层的展馆,硕大的苗族特色牛角头饰为门头,四周飞瀑环绕、侗族鼓楼矗立两侧……近6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里,围绕“醉·美贵州 避暑天堂”这一主题,融贵州山水自然和多元民俗文化为一体。抽取风雨桥、鼓楼、银饰和瀑布等极具贵州特色的视觉元素,高度凝练贵州人文自然风貌。
  同时,贵州丰富的文化珍物包括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大方漆器、茅台酒、布依地毯、遵义丝织品、原木艺术等,还将以时间为轴,并通过实物展品的形式在风雨桥回廊上展出。已面世效果图显示,整个贵州馆展馆设计结构通透、简洁明净,山水相间、民族特色突显,绝佳地表现了贵州的人文自然风貌以及“醉·美”和“避暑”的特色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