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旅游 » 正文

黔东南旅游大发展“春意”萌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26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陈丹   浏览次数:1562
精品旅游格局形成、过夜游客增多、购物上扬、旅游模式转型阳春三月,记者探访黔东南旅游发展,不时能感受到其迸发的浓浓春意。 
精品旅游格局形成、过夜游客增多、购物上扬、旅游模式转型……阳春三月,记者探访黔东南旅游发展,不时能感受到其迸发的浓浓“春意”。

  浮现“四区两带”精品旅游格局

  从1984年第一批日本客人进入雷山郎德开始,黔东南州就拉开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序幕。

  多年来,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大旗,以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黔东南州以彩(民族文化旅游)带绿(自然生态旅游)、以彩带红(红色旅游),形成了在市场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千户苗寨西江、历史名城镇远、枪手部落岜沙、千年侗乡肇兴等系列文化体验和度假产品。旅游业发展势头愈加强劲,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上升,据统计,去年黔东南国内旅游人数达1500万人次以上,入境旅游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同比分别增长7.09%和14.68%;国内旅游总收入达110亿元,入境旅游收入达2402.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5.16%。

  通过着力实施“精品战略”工程,“四区两带”的精品旅游格局开始浮现,即以西江为代表的环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区,以肇兴为代表的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区,以镇远古城、氵舞阳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旅游区,以凯里、下司为核心的凯麻休闲度假和户外运动旅游区,以古遗迹、古村落保护为核心的清水江木商文化带和以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为核心贯穿12个县市的红色旅游带。

  “产品”向“商品”跃进

  “工匠们生产加工出来的银饰工艺品、刺绣等以前只能叫产品,基本属于自产自销。”据黔东南州旅游局副局长张远卿介绍,随着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走向国内外市场,过去主要用于群众自己佩戴的银饰、刺绣等产品走向市场成为了旅游商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黔东南州已发展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821家,旅游商品市场逐年兴旺。根据由张远卿领头的调查团队对雷山、西江、台江施洞、凯里等地56家上规模、稳定的银饰加工单位连续三年的追踪调查显示,2009年,56家银饰加工单位的银子消耗量为26吨,到2010年,这一数据已上升到了48吨。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黔东南从事银饰、刺绣等工艺品买卖的人已走向了全国,在云南丽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活跃着黔东南人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在云南丽江,固定从事银饰、刺绣买卖的黔东南人就达到120多人。

  目前,在黔东南州境内,旅游商品定点购物商场已达到31家,银饰种类由过去的12种,发展到了126种,并开始与刺绣组合,形成新的旅游商品。

  “观光游”转型“体验度假游”

  “过路景点”、“跑马观花式旅游”,在黔东南州旅游发展道路上,留不住客是制约其旅游大发展的一大软肋。

  为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真正将黔东南打造成“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黔东南州大抓以交通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了重点景区二级公路建设、1000公里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并正着手实施氵舞阳河全线通航(游)工程和仰阿莎湖的通航工程,黎平机场飞行航线拓展计划,黄平机场建设等项目,将逐步形成陆空为主、航运为辅、四通八达、进出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旅长游短”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在改善接待条件方面,目前,黔东南州共拥有4万多个接待床位,其中具有一定接待规模的宾馆酒店198家(其中星级旅游饭店38家),床位13520个。根据规划,未来5年内,黔东南州接待床位将增至10万个,其中星级的要占30%。

  与此同时,黔东南州开发了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包括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民族生态游产品、文化旅游和观光体验旅游产品、“温泉”产品、“漂流”产品等,基本实现了集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康体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

  根据黔东南州旅游数据调查显示,2010年游客在黔东南州平均停留的天次为1.7天,旅游类型已从2008年、2009年的文化观光、自然观光游向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和康体旅游转变。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州将突出实施“三大战略”,其中之一便是旅游活州战略。从今年起,黔东南将围绕实施旅游活州战略,集中力量打造核心景区,全面推动乡村旅游带建设,加强旅游商品体系建设,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各类服务业,到2015年,力促黔东南的旅游人次达到3000万人次以上,力争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力争实现400亿元。

  图为到黔东南旅游的外国游客逐年增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