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息烽县流长乡营中村。农户郑树强与妻子在地头拔起一株株油菜薹。这些油菜薹将由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运菜车运往贵阳市内各大超市,当晚,市民便可品尝到这些无公害绿色蔬菜。
省油研所的优质油菜育种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每年,他们要在思南、石阡、德江、息烽、龙里等县的50多个村组织杂交油菜制种生产。制种过程中母本行需拔除50%的可育株,此前这些可育株因食味不佳,只能用作青饲料。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品质改良,如今,已成为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糖份的优质绿色蔬菜——新品种油研油菜薹。
2010年,油研所下属的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与息烽县合作,在流长乡建设优质杂交油菜制种生产3000亩,同时建成无公害油研油菜薹蔬菜生产基地。从种植到采收,全程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控,以确保其产品的优良品质。当年底,虽受干旱及冻害影响,仍生产优质无公害“油研油菜薹”30万公斤供应贵阳、重庆两地超市,在蔬菜淡季期间丰富了城市菜篮子。这种既生产了优质蔬菜、又不影响油菜种子品质与产量的一举两得生产方式深受农户欢迎。全乡有5个村300多农户参与试点生产。
油研公司蹲点技术员罗永刚为记者算了笔细账: “一菜两熟”生产方式在油菜种子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至少可增加菜薹收入100多元,油菜茎秆用作奶牛饲料可增收300多元。最后剩余的油菜根桩还可作为有机肥还田,一物多用,为农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所长杜才富说,油研所明年将进一步扩大“油研油菜薹”的基地建设,在春淡蔬菜供应紧张期间上市“油研油菜薹”100万公斤以上,补充贵阳主要的蔬菜批发市场和各大超市以及周边重庆、四川、湖南、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待贵广高速开通后,还可运往广州、厦门等沿海发达地区推广销售,让产自贵州深山的优质新鲜绿色蔬菜丰富发达地区的市民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