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米高的仿真大树,别说看,摸了也难辨真假;栩栩如生的老虎,竟是用农村随处可见的“麦秸”做成的;和家庭卫生间差不多大的巨型根雕、刻有200多个形态各异人物的猛犸牙雕……26日,第44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在我省工艺大市扬州举行,大批来自全国各地、平时难得一见的工艺珍品、创新产品悉数亮相,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带你“看稀奇”。
“寿山石荔枝”忍不住想吃
“咦,工艺品交易会上怎么还卖荔枝呀!”昨天在福建寿山石精品轩展位前,几个老年人看到一大串外皮锈红、果肉白嫩欲滴的荔枝,颇为“困惑”。一个小男孩指着一只“剥了皮”的对妈妈说:“我想吃荔枝。”说得大家笑了起来。记者看到,这串用寿山石雕刻成的荔枝直径有70厘米,果皮、果肉、枝叶都做得相当逼真,难怪不少人会“上当”。
“这么大一串用整块寿山石雕刻的荔枝,确实是罕见的。”展位负责人林美玉告诉记者,这串“荔枝”是用一米见方的整块寿山石雕刻成的,光石头成本就达万元,4个工艺师雕了几个月才完成,整组作品雕刻了上百颗荔枝。为达到逼真的效果,作品上还特别留了几颗剥了一半皮的荔枝。
千年樟树根做成“八仙过海”
5平方米大的树根你见过吗?昨天展厅的醒目位置,一件长、宽都超过2米的特大根雕作品“八仙过海”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作品的制作者是来自福建建瓯,据其介绍,该树根取自江西深山一棵千年红心香樟树,树径2米多,从福建运到扬州,专门雇了一辆9米长车厢的大卡车。“之所以做成‘八仙过海’,是因为当初树根的自然纹理非常像‘海浪’,于是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制作者告诉记者。
麦秸上也能画出“猛虎”
“要是没有介绍,大家能看出来,这么多工艺画是用麦秸做的吗?”在“黑龙江麦秸画”展区,记者了解到,一幅30厘米见方的麦秸画,一个熟练工人要做半个月,之所以以麦秸为原料,因为它环保,柔韧性、可塑性强,更重要的是,麦秸在东北随处可见,几乎没什么成本,是一种“草根艺术”。专业人士介绍,起先艺人们参照中国民间剪纸的技法,将麦秸破开烫平剪成纸条,粘贴成各种图案。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烫烙、分光、染色、分彩等工艺,借鉴国画、水彩画的长处,画面背景采用多层次喷绘工艺,逐渐开创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幅“猛虎图”色彩鲜艳逼真,层次分明,怎么看也不像“麦秸造”。
猛犸牙雕值300多万
1.5米长的猛犸象牙上,雕刻了200多个动作、神态各异的人物,加之大量的建筑、景物,整个牙雕作品紧凑细腻,大气磅礴。“3个工艺美术师,花了足足两年时间,制成了这样一件作品,无论是作品的规格,涉及的人物数量,在同题材作品里都是罕见的。”展区负责人范先生告诉记者,《蟠桃会》以王母娘娘过寿宴请各路神仙为主题,涉及的神仙多,王宫规模大,寿宴菜肴精美,业内估价在300万元以上。作品的领衔者吴荣昌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被毛主席接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