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餐饮 » 正文

牛奶危机事件后,我们怎样喝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27   来源:   东北新闻网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578

http://www.gog.com.cn    东北新闻网

  牛奶危机事件后,接连爆出有伊利等22家知名企业生产的奶粉不合格。而目前全面检查奶制品的行动已拉开大幕。牛奶危机事件后,乳品市场面临重新洗牌。消费者现在怎样喝牛奶,恐怕是大家最为关注的。

  劣质奶粉全面爆发,背后的核心根源之一是收劣质奶造成的。而那些不法商贩便利用造假手段“以次充好”,力图蒙混过关。像劣质奶粉被人为注入三聚氰胺,目的是增加蛋白质含量,以求达到国家标准。说句实在话,原奶实在太差,只能利用造假来“调出”合格牛奶。

  这就像劣质香肠的原料都是劣质肉,劣质奶粉最终露出破绽,一定是原料极其低劣,只不过穿上华丽的外衣来蒙骗消费者。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怎么喝牛奶呢?东北新闻网消费频道记者在采访乳业专家时,获得一个最好的窍门:选择原料奶合格的企业。

  原料奶若想合格,要有优质的牧场,规范化的管理。包括伊利等22家奶粉企业被曝不合格,我们不妨从原料奶上看出端倪。东北新闻网消费频道记者发现,沈阳辉山、北京三元等拥有优质牧场的企业并不在黑名单之列。很显然,优质的牧场将生产出优质的原料奶。记者在辉山牧场采访时看到,从澳大利亚引进的3万头纯种荷斯坦乳牛,每天接受着科学化管理,辉山15个现代化自营牧场,保证了原奶达到欧盟标准。

  辽宁省奶协秘书长卢戈川告诉消费新闻网记者,国外的原料奶主要来自现代化的牧场,这样就保证了牛奶出品的质量,受成本制约,现在存在的传统的“个体散养”,农户饲养的奶牛,大多数是从大型奶牛场选购的淘汰个体,普遍存在奶牛品种质量差、产奶质量低等缺点。而且一粗饲料为主,营养供应不充分,这样产出的大量的原料奶指标往往达不到国家标准。农户受利益驱使,这种奶舍不得轻易倒掉,往往添加东西来改变牛奶指标,比如添加三聚氰胺就是为了弥补蛋白质比例偏低的不足,想靠事后的检测检查出所有农户的不法行为目前的确有一定难度。

  牛奶危机事件后,我们不要谈奶色变,只要盯住优质原奶,就可以放心的喝。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