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3月12日讯 3月9日,农民日报《三农在线》网播出了对全国人大代表、我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刚的专访——《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农民增收》。在专访中刘刚表示,齐市要努力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上实现新突破,使之达到59%。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和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温总理的话让我信心倍增。”刘刚在接受农民日报《三农在线》网站记者采访时说,“今年齐齐哈尔市将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确保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上实现新突破。”
就农民日报《三农在线》网站记者提出的“齐齐哈尔如何真正实现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这一问题,刘刚谈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把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为基础工作,继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力度,并重点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断层和延伸不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其次,要把建立农业各级科技示范园区作为重要工作。各县、乡、村今年都要建立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并结合当地实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示范项目,把课堂摆在田间,使科技示范园区由“领导看”变成“农民学”的阵地,真正发挥示范性、推广性和辐射性作用。再次,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要加强对生产者和加工企业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引导他们按标准化生产。要全面抓好投入品、农时、整地、播种、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严格实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第四,把符合本地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工作重点。各地要根据全市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主推技术,加以推广。今年要全面推广水稻大棚育秧技术和对全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旱作、节水和良种等技术项目。充分利用“三下乡”、“科技之冬”和“科技节”等活动,普及科技知识,使每个农民熟练掌握1—2项农业生产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