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农业 » 正文

拓展农村市场 保经济增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13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435
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将减轻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并减轻农民负担,是促进农村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三农”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人大代表、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人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秀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完善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贵州是农业基础相对较弱的省区之一,2008年,贵州克服了特大雪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58万吨,增长5.2%,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575亿元,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0元左右,实际增长8%以上。

    贵州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摒弃“抓农业就是抓粮食”的思想,大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摒弃“抓农村就是抓农业”的思想,形成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发展格局;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市场意识,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大胆试验。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注重生态效益,着力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注重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注重山地资源开发,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搞好服务,切实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每一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基层,同群众面对面地共商“三农”发展大计,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人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秀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完善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政府这么大手笔地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令医务工作者十分振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虽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其他任何新事物一样,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入门费挡住贫困户;补偿比例偏低,特困农民患大病难以得到保障;筹资成本高,难度大;基层医疗设施简陋;基层医疗人才匮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建议中央加大支持力度,取消贫困地区农民10元钱的“入门费”。对于特别贫困、参合后也无力支付医保补偿外医疗费用的农村家庭,建议建立特困户救助基金,对新农合或医保报销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可以由政府拨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是针对农民服务的主体,建议为乡村医疗机构兴建专门用房、购置必要设备,彻底解决贫困地区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支持规模畜牧水产业 

    “新形势下,要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好‘三农’问题,我认为应该像支持粮食主产区集中发展粮食生产一样,重点、优先支持规模畜牧水产业发展,让畜牧水产业的规模化带动非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的适度规模发展。”

    刘永好认为,中国人多地少,规模畜牧水产业生产对土地要求较少,可工业化生产,产业链带动作用大,因此应改变过去对种植业和畜牧水产业搞“一刀切”、齐头并进的做法。

    畜牧水产业是一条包含种苗、养殖、饲料、食品加工等的产业链,两头连接着农民增收和市民食品安全。发展养殖产业链好处多多:一是可以增加养殖农户的收益,特别是可以为2000万返乡农民工开辟一条创业之路;二是能够减少粪便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三是从饲料抓起,从养殖抓起,能够有效减少食品安全隐患;四是有利于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

    “农民要发展生产,最大的困难就是贷款难。”新希望集团与政府和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出资,已在全国组建了12家针对农户的金融担保公司。

    人大代表、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新:

    农村房屋也应取得房产证


    “房屋产权证作为一种凭证,对房屋所有人来说是一道法律上的‘护身符’。然而在我国,城市房屋和农村房屋实行不同的产权登记制度,城市房屋可以依法取得房屋产权证书,而农村房屋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无法取得房屋产权证书。”

    全国人大代表、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新代表建议,农村房屋也应取得“房产证”。刘志新代表说,目前,农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