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水泥”)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国务院国资委邵宁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崔世安,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张人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建材独立董事周道炯,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名誉会长王燕谋,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等数十位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省市级政府领导出席本次盛典,与中国建材集团、中联水泥一同见证了这个重要时刻。中国水泥网CEO邵俊作为特邀媒体代表也出席了活动。在蒙古考察访问的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因天气原因未能及时返京,特来电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歉意。
庆典活动由中联水泥总经理张金栋主持。
中联水泥董事长崔星太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中联水泥十年发展历程:中联水泥创立于创立于1999年6月,通过联合、重组、技改、新建等方式,仅用十年时间就从只有一家年产能130万吨的水泥企业,成长为跨越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四川等省,拥有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日产10000吨级和多条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日产6000吨级、日产5000吨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30余家分、子公司的大型水泥企业。目前,公司总资产过200亿元,年产能规模达5000万吨,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型水泥集团之一。
十年间,中联水泥的产能由130万吨增长到5000万吨,增长了近40倍;销售收入由2.3亿元增长到100亿元,增长了大约50余倍;实现利润由十年前的不足50万元增长到近10亿元。现在,中联水泥已经成长为产能位居行业三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集团。
中联水泥十周年是奋勇拼搏的十年,是高歌猛进的十年,是硕果累累的十年。
中联水泥的十年发展史是一部联合重组为主、新线建设为辅的发展史。自成立以来,中联水泥先后联合重组了鲁南水泥、淮海水泥、南阳航天、安阳海工、邢台鑫磊等全国和地方水泥企业。2006年,中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后,作为其主打业务的水泥板块,中联水泥进入了又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借助中国建材的资金优势,利用行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中联水泥充分贯彻落实“大水泥、区域化的”发展战略,先后联合重组徐州海螺、泰山水泥、德州大巴、日照港源、河南淅川、山东江元、山东金鲁能等十数家水泥企业,产能迅速膨胀。通过联合重组和新线建设,中联水泥实现了战略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自己的核心利润区和协同利润区,巩固了市场领导地位,增强了抵抗危机的能力。
崔星太表示,中联水泥快速发展的十年离不开行业领导、同行、媒体、客户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并借此次机会向不断关心中联水泥的人们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张人为代表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及会长雷前治向中联水泥表示衷心祝贺。
张人为表示,中联水泥十年间对外重组、对内创新的发展历程是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为中国水泥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张人为会长希望中联水泥再接再厉,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继续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希望中联水泥大力发展循环经历、落实节能减排,为水泥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人为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前提和行业现状下,中国水泥行业应该特别关注水泥供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有形”、“无形”两只手实现总量调控,防止产能过剩。
国务院国资委邵宁副主任在讲话中表示,中联水泥充分利用母公司的资源优势,通过联合重组和管理整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并得到国资委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
邵宁认为,中联水泥通过区域性联合重组和资源整合,提高了地区产业集中度,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中国建材集团在其他区域的联合重组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其他国有企业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国家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中国建材集团总裁曹江林在报告中指出,中联水泥的联合重组、高歌猛进为中国建材集团水泥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随着南方水泥和北方水泥的相继成立,中国建材集团“区域大水泥”战略逐渐成型。曹江林认为,中联水泥为淮海经济区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建材集团将继续推广中联水泥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推动东南和东北水泥行业的稳健发展。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