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通 黔商通 = 建网站 + 送推广 + 促转化 | | 手机浏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五金 » 正文

五金企业信心积聚 热盼两会破解融资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7   来源:一大把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056
     09年3月3日下午3时,国内外瞩目的“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两会”的召开更为引人注目。国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的进展和热点问题,希望中国“两会”能带给世界以希望。国内各行各界热盼“两会”能为中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经济“寒流”席卷全球,许多企业资金链吃紧,五金中小企业更是未能幸免,少数企业甚至没能挨过这个寒冬。中小企业融资题更加明显,严重地制约着经济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为当前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今年的两会提案中,盼望能传递出新的政策信号,政府能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重视和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放水养鱼”,让企业轻装上阵应对危机。

    代表委员建议谏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广东省人大代表: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政府应该研究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应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银行也应加大力度投放扶持中小企业贷款,同时简化有关手续,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象。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五金价格大幅下滑,五金市场大面积萎缩。要顺利渡过金融危机,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打响地方品牌,这样才能化危为机。

    浙江省企业界人大代表:在这次危机中,阀门、汽摩配和家具三大支柱产业都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阀门和家具企业,规模较小的基本停产了,规模大一些的也处于半停产状态,大部分维持着50%左右的生产量,接订单时只要能维持运作不亏损,都尽量接单生产。企业发展需要政府支持。越是特殊时期、困难时期,政府越要了解企业、帮助企业。建议基层政府要引导中小企业按照上下游产业链、产业相关性或者其他特点改革重组,形成若干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股份制、集团化企业,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山西省人大代表:政府可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财政扶持政策,着力降低担保行业风险;可以参考江苏镇江等地的做法,及时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组建,由财政、金融办、人行、银监会等部门进行严格监督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降低银行的风险,打消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顾虑;完善金融机构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考核机制,促进银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同时深化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创新工作,着力构建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接的平台。

    民进、民建中央在递交给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中,不约而同地提到融资问题。他们认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金融危机困境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体手段方面,民建、民进中央普遍认为,应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壮大风险投资事业,拓宽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让保险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都可以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并大力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和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相关政策,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渠道以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民间或海外资金。

    政策春风助力五金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受金融危机影响,五金价格大幅下滑,五金市场大面积萎缩。五金中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企业贷不到款,大量项目无法按时开工,大量产品积压,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很多企业因此停产、关闭或倒闭。更为严重的是,部分五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因贷款困难,转而依靠民间融资,但高额利息加重了企业负担,也带来很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五金企业的融资难题亟待解决。

    09年的两会,“融资”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被提上议程,相信五金中小企业能够在新的政策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五金中小企业业务客观上存在单笔业务小、笔数多、风险抵抗力弱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多的特点,总体经济效益偏低,建议监管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万盟汇 | 花果山农业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黔商通企业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粤ICP备1300000号-4
免费服务电话:0851-000000   
地址:广州白云区新民大厦211 投诉咨询:1399999999
版权所有:广州州万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0001685号-2

粤工网安备 43011502001796号